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社会科学研究处
杜玉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历史及实践分析(时间:5.18)
2022年05月17日 11:00    
汇报人:

报告题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历史及实践分析

报 告 人:杜玉华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时间:2022年5月18日08: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559-695-259

主办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欢迎光临!

主讲人简介:杜玉华, 1969年生,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主持教育部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专项课题和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7项纵向项目,独立或共同主持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和地方机关单位横向委托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经济日报》等权威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内容摘要:

1.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是社会生活的整体变革、现代化标志着新的文明的出现、现代化道路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现代化旨在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等思想观点,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了“工业化”的现代化目标,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探索了“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新时代正式形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4.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从外在拉动型到自觉内生型、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从单一低度发展到全面高度发展的实践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