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丝路审美共同体及其当代意义
报 告 人:张进 兰州大学教授
报告时间:2021年6月6日 15:00—18:00
报告地点:文学院二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文学院
欢迎光临!
张进:博士,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萃英学者”,文学院教授(二级),宝钢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云山学者”,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从事文艺学、美学和比较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理事、文学理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等学术职务,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成员、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和国际期刊主编;出版著作10部,译著3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主要内容:
在“丝绸之路”这个广袤深邃的历史地理空间,不同文明、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审美文化彼此授受、交流交融、互通互鉴、共生共成,熔铸集聚为一种艺术生产和感性分配的审美共同体机制和系统,穿梭融贯于物质的、图像的、文学的、活态的和创意的等各种审美文化场域,结晶积淀为一种“审美文化资本”和“生产力要素”,体现出“多元系统性”“歧感共通性”“熔铸生产性”“历史物质性”“事件流动性”等一系列审美属性特征,成为民心相通、人文化成、审美治理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津渡和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