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社会科学研究处
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专业研究成果在Archaeometry上发表
2025年04月11日 15:51    
汇报人:

近日,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专业外籍教师Jonathan R. Wood黄河学者刘亚雄合作研究成果Trajectories of adoption for silver and bloomery iron in China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 770–476 BC)国际期刊《Archaeometry》上发表。

这篇论文通过分析中国自春秋时期(约公元前770-476年)至汉代的考古与文献证据,揭示了银和块炼铁技术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不同采用轨迹。研究发现,银的采用与中央集权化和官僚体制的强化密切相关,其使用率在战国至汉代通过本土技术创新(如从含银铅矿中提取银的冶炼技术)显著增加,呈现典型的S型扩散曲线;而块炼铁最初作为欧亚草原传入的贵金属用于装饰品,却在铸铁技术(公元前6-5世纪)大规模普及后迅速衰落。作者认为,铸铁的实用化生产降低了铁作为贵金属的地位,导致块炼铁技术未被广泛采用,而银因其持续的装饰与象征价值得以延续,体现了技术创新、政治结构与社会价值观共同塑造了两种金属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出土有银器的考古遗址百分比随时间变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