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近日,河南大学慈善公益研究中心获批成立,为河南省慈善公益研究领域确立了研究平台,提供了新的研究契机。河南大学慈善公益研究中心以中国近代慈善义演为切入点,关照中国慈善史(重点为河南慈善史)和当代慈善公益事业,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社会实际需要为关注点,服务并解决我国当下社会保障和慈善公益等问题,助力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研究中心挂靠河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此前,河南省还没有以慈善公益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相关研究非常重要,却缺乏研究平台和事业支撑,这成为制约河南省慈善公益研究和事业发展的瓶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郭常英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在慈善文献整理与研究、城市文化与慈善文化、文化艺术传播等领域建树颇丰。在长期思考和研究基础上,郭常英教授继续开拓进取,凝练方向,组建团队,最终为研究中心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南大学慈善公益研究中心以“一体两翼三推进”的思路进行建设。中心将以中国慈善公益研究为主体,依托前期研究基础,以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研究”、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为基点,继续扩展研究领域,关注社会服务动向,牢牢把握研究方向和中心目标,提升研究层次,实现慈善公益研究的新突破。以当今国家政策导向和现实需求为两翼。在密切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前提下,以智库运作为样式,集合政府和社会力量,促进社会稳定、文明进步与和谐。同时,推进中原地区慈善公益历史、慈善公益文化、慈善公益实践三方面的研究。以中原地区为抓手,依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基本精神,推进中原地区慈善历史的探讨,推进中原地区慈善公益文化的发扬,推进中原地区慈善公益事业的实践,契合中原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建设,期待河南大学慈善公益研究中心能够建设成为中原地区慈善公益研究的平台和制高点,力争成为全国范围内慈善公益研究的有力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