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的远大发展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学术平台建设无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流学术平台既是一流学科的实现路径,又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策略。因此,本报特推出“百年河大学术平台”专栏。该专栏将聚焦我校的优质学术期刊、重点实验室等学术平台,总结其发展历程,展示其学术特色,介绍其学术价值,探究其学术追求,以进一步提升其品牌价值,扩大其在国内国际的综合影响力。本专栏文章将不定期推出,敬请垂注!
在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河南大学,有这样一份学术刊物,一如它的母校,不事浮华、严谨朴实,却又因它的厚重与成就,惹人注目,受人敬重。
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历史学月刊,是内容含量最大的史学专业期刊;
它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的复印量排名中,多年名列历史地理类刊物第一;
它在国内各种期刊评选中所获荣誉众多,令业界刮目相看。
今年,这份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学术刊物——《史学月刊》迎来了它的65岁生日。经过65年的洗礼与积淀,这份刊物愈加厚重与成熟,已成为国内史学研究的一方重镇。
厚基础 高起点
作为一份地方高校主办的学术刊物,《史学月刊》能够异军突起,应该源于它深厚的学术基础与高起点。
我校历史学科起步较早,创建于1923年的历史系,是河南大学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河南大学首任文科主任就是之后蜚声学界的历史学家、哲学家冯友兰。这里还汇聚了范文澜、嵇文甫、蒙文通、高亨、姜亮夫、郭绍虞、姚从吾、萧一山等一大批史学家,在一代代学人的精心铸造下,逐渐形成了中西交融、古今贯通,既重视知识创新、更强调历史通识的学术传统。浓厚的学术氛围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史学人才,白寿彝、尹达、石璋如、韩儒林等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也正是在这样浓郁的学术氛围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史学月刊》不断汲取营养,逐渐成长壮大。
1951年1月,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时任校长、著名历史学家嵇文甫,文教学院副院长郭晓棠和史地系主任黄元起,共同发起创办了新中国最早的史学期刊之一《新史学通讯》,1957年更名为《史学月刊》。它的创办进一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导地位。
改革开放后,随着专职编辑队伍的建立,《史学月刊》致力于打造一份为学术发展而服务的刊物,向名副其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逐渐成为繁荣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阵地,由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进入新世纪以来,刊物秉持“诠释历史的求是精神”“追随时代的求新精神”“培养新人的责任意识”“打造名牌的品牌意识”的办刊理念,在专业学术期刊的道路上走得愈发稳重而扎实。
在这种办刊理念的指引下,刊物的学术水平与学界影响力均有明显提升,将一份地方性刊物,提升为得到学术界所广泛认可、有自己办刊风格和特色的大型学术刊物,并取得了诸多成绩和荣誉:
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两次入选“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2010年,时任副主编郭常英获评“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优秀编辑)”;
2011年,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期刊;
2012年,入选首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
2014年,入选“全国高校社科名刊”;
2015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二届“全国社科百强期刊”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引领学术发展 服务现实社会
梁启超语云:“夫学术者,乃天下之公器。”而学术期刊,就是这公器的载体,承担着引领学术发展、服务现实社会的责任。
主编郭常英认为,学术期刊作为研究成果的集散地,将众多分散的研究集聚一起,其影响会酿成风气,形成趋势,会在传播的同时影响学术群体。所以,刊物在引导学术风气、规范学术秩序、形成学术趋向等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史学月刊》开辟“专题笔谈”等栏目,发表了一系列旨在强调理论思考的笔谈文章,如“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笔谈、多组“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笔谈,涉及对史学研究多个领域的理论反思,引导学界对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进行宏观性、整体性的理论反思。
从2000年第1期至2015年第12期,《史学月刊》刊载专题笔谈达64组、325篇,撰稿学者有268人。这些文章大部分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有的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对之后的史学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历史学研究和任何学科一样,都有一个如何体现社会功能和发挥社会作用的问题。《史学月刊》在选题原则上,坚持贴近现实、服务于当代社会的学术取向。本着为现实人类活动提供历史资鉴的原则和考量,在刊物的栏目设计、组稿和稿件的采集上,突出历史学的现实感,在传统栏目之外,不断增设新栏目,如学者访谈录、当代史家研究、台港澳研究等。
与此同时,一些贴近现实、服务社会的文章也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如马敏的《寓乐于会:近代博览会与大众娱乐》,王笛的《成都茶馆、袍哥与地方政治》等文章,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该系列文章的发表,既使史学研究发挥了强大的社会功能,也使《史学月刊》显得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发掘学术新人 培养青年才俊
与国内几个史学大刊相比,《史学月刊》的作者以青年学者居多,富有锐气和朝气,对于普通读者具有亲和力,这是其鲜明特色之一。
从学术发展的规律来看,青年学人的成长,必有一个过程,他们之中不乏可堪造就之材,历史学的前途与命运,就系在他们身上。《史学月刊》对此具有理性的认识,提出“以培养青年为目标的前瞻性战略眼光”来要求自己,并践行在办刊实践中。
刊物始终追求“作者是第一上帝,读者是第二上帝”的理念,通过作者去赢得读者。慎重对待作者的每一篇来稿,尤其不歧视青年作者的稿件。年轻人发来的稿件中,只要有可取之处,就尽可能帮助玉成。
2011年,时任主编李振宏收到青年作者陈永霞的一篇稿件《民族主义与20世纪初年的“新史学”》,认为选题不错,但需要修改的空间很大。于是在一个冬日的凌晨对该作者作出长篇回复,给出详尽的修改意见,建议对论文重新进行构思安排,并列出了详细提纲。作者回信接受了李振宏的修改意见并循此做了修改,这篇文章最终发表在《史学月刊》2012年第5 期。
上海华东师大的青年学者李孝迁读博期间,于2003年、2004年连续在《史学月刊》发表两篇文章,后来又陆续发表了两篇文章。这些都是以其稿件的质量为基础,不掺杂任何其他因素。李孝迁在《史学月刊》发第一篇文章时26岁,刊物没有因其年轻而不予重视,这给了年轻人的成长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据统计,《史学月刊》作者中,年轻学者(45岁以下)的文章已经占到将近三分之二,是作者队伍的主体,发表的在读博士生论文接近发稿总量的两成。也正是坚持扶持青年学人的方针,让刊物受到广大青年史学学者的欢迎。多年来,《史学月刊》的下载量和下载率总是在史学期刊中占据领先位置。
组建专家编辑队伍 造就高端学术刊物
河南大学这所百年老校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一方学人,形成了一种务实、执着、不奢华、不张扬的学术定力与坚守。《史学月刊》即是缩影之一。
在《史学月刊》现有的几位编辑中,除了近年来入职的两位新人之外,其他人都在此工作超过10年,主编郭常英更是在此工作达30年之久。对于这份刊物,大家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编辑们都是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有专攻,学术功底深厚,学术视野广阔,学术成果丰硕。其中有4位博士生导师、1位硕士生导师。近五年来,《史学月刊》编辑在A类期刊发表论文8篇,为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深厚的专业学术素养,确保了编辑们对待来稿时非凡的甄别能力和学术眼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刊物的学术水平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做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是一份苦差事。但是,和这份刊物结下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读者、作者的责任感,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资深编辑翁有为曾感叹,“我们当编辑,做的是良心活,有所得必有所失。我们这一群人,都只求一个无愧、无悔”。
有所失也必有所得。经过几代编者的辛苦付出,《史学月刊》除了取得的诸多成绩和荣誉,在校对、版式设计等方面,也都形成了一套技术规范和自身特色,在学术界同行中,因为论文质量和编校精良而得到普遍赞誉。
文章之盛事 学术之大业
学术期刊作为高校的学术平台之一,对于凝聚高层次人才队伍、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史学月刊》办刊水平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它对于我校历史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所起到的作用也日益明显。
2002年,刊物恢复为月刊,内容含量增大。如今的月刊,每期136页、25万字,全年发稿约300万字。所刊载的论文以学术质量作为唯一标准,不拘泥于字数,很多在两万字以上,四五万字的文章也不少见。
2012年,在河南大学建校一百年之际,《史学月刊》编辑部在人员紧张、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又创办了《历史与社会文摘》,摘编各类高校学报和人文社科类期刊中有关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考古、社会文化史等人文学科的最新学术成果,因其信息量大,权威性高,摘录面广,理论性强等优势,很受读者欢迎。目前该刊数据已被收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刊信息检索中心数据库,进一步扩大了河南大学的学术影响力。
2000年以来,《史学月刊》的国际化发展也日益显著,现已发表港台地区和9个国家的共计54位著名学者的论文。一些欧美国家和日本的史学类有关索引定期摘录该刊目录。众多国外知名史学学者也正是因为这份学术名刊而了解了百年河大。
在国内史学界,《史学月刊》更是河南大学的一张名片,其带来的影响已成为母校的“无形资产”。今年3月,众多在中国史学界久负盛名的专家学者专程赶来开封参加创刊65周年座谈会,便是他们对《史学月刊》工作与情感上的双重认可。
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在座谈会上回忆起他与《史学月刊》的故事。他的学术论文处女作《中国第一部商法》就发表在《史学月刊》,因此长怀感激之情。他用华中师范大学的校花——桂花来比喻这份刊物:“花瓣虽小,颜色也不若牡丹、玫瑰那般雍容富贵、鲜艳夺目,但却暗香浮动,沁人心脾,经得长久,耐得寂寞,高贵而典雅。”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资深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瞿林东教授也对这份刊物褒奖有加:“《史学月刊》以单薄的《新史学通讯》起步,如今已跻身于海内外知名历史学专业期刊之列。刊物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长篇大论与短篇小札兼容,不同学术观点各骋其说,容量大,有朝气,在同类学术刊物中显示出自身的特色。”
在创刊号《发刊词》中,开拓者们说:“预祝本刊的成长与壮大,希望它在新史学研究方面成为一支生力军。”如今看来,开拓者们的祝愿已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