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社会科学研究处
【机构巡礼四】 河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建设总结
2021年10月29日 17:04    
汇报人:

一、平台基本情况

“河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是河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平台,成立于2019年1月,旨在以高起点、国际化的视野,整合河南大学世界史、国际关系、外国语言文学等相关学科中的区域国别研究力量,建设一个学科融合、队伍一流,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智库功能和国际交流为一体的跨学科、综合性、创新型研究平台和高端智库,服务于国家战略、地方建设和学校双一流发展的需要。研究院拥有专职研究人员15人,其中教授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黄河学者、校特聘教授、青年英才等高层次人才4人,中青年科研骨干人员5人,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研究院为中联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的理事单位,目前设置有以色列研究中心、亚太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等。

二、平台建设成绩

研究院高度重视科学研究、智库建设、学术会议及交流等,2019年1月成立以来,在上述领域取得显著的成绩,具体情况如下:

1.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研究院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重点对以色列、亚太和南亚地区开展研究,承担“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世界主要大国的印度洋政策研究”、“以色列移民政策史研究”、“以色列城市社会变迁及其治理研究”、“近代早期法国捐官制度研究”、“国际犹太慈善组织与以色列民族国家构建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科技部委托项目“以色列创新文化研究”,其他省部级课题6项。在区域与国别研究领域,研究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团队成员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世界民族》《现代国际关系》《世界民族》《西亚非洲》等权威与核心期刊发表《塑造新人:现代犹太民族构建的身体史》《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对中日贸易关系的影响(1978-1991年)》《从“丝绸之路”到地球村:经济网络分析与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径》《“耶路撒冷”学派与犹太民族主义史学的构建》《澳大利亚与“海丝”倡议的对接及其前景》等学术论文3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等重点出版机构出版《犹太史研究新维度》《印度海洋安全战略研究》《毛泽东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色列史》《英国史》等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著作《犹太史研究新维度》,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0年1月)。

2.智库建设。研究院在智库建设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每年出版智库报告《以色列蓝皮书:以色列发展报告》,至今已经连续出版6部,该报告是目前国内追踪以色列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等领域状况的最翔实的报告,为政府、企业和其他相关组织开展对以色列的交往活动提供了重要参考,获得教育部国际司的高度肯定。团队成员孙君健教授参加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与光明日报社共同举办的“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研讨会”并作《增强新时代中国外交理论自信、行动自觉》(《光明日报》2019年7月12日第3版)的主题发言;团队成员张倩红教授在《光明日报》理论版(2020年01月06日第14版)刊登题为“我国犹太-以色列研究的新进展”的文章,此文是该期主题为“我国区域与国别研究的现状和愿景”的重要探讨文章;团队成员艾仁贵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文明交流互鉴中的犹太人》(《光明日报》2019年11月11日第14版)。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团队成员马丹静、张倩红,先后为科技部中以创新合作战略研究中心撰写题为《以色列第35届政府的执政纲领和政策走向》《新冠疫情之下的中、美、以三国关系》的信息专报;团队成员艾仁贵为河南省外事办撰写《当前国际治理环境与形势》的专题报告,得到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与认可。

3.学术会议。研究院成立以来,多次举办高水平的国别和区域研究学术会议及论坛,2019年1月12日研究院举办区域与国别研究研讨会;2019年9月7日河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论坛》编辑部联合举办“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举办“国别与区域视野下的以色列研究学术研讨会”,较好地促进了研究院学术研究的开展和影响力的提升。

4.学术交流。研究院积极鼓励团队成员和研究生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成立以来选派青年教师、优秀博士生和硕士生15人赴以色列、日本、英国、白俄罗斯等国家开展学术交流和访问研究。2019年以来,研究院每年举办“区域与国别研究系列学术讲座”20余场,邀请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接待波兰喀尔巴阡山欧洲区代表团、韩国崇实大学访问团等国外机构来访,并就区域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开展洽谈与合作;同“中以学术交流促进会”进一步加强合作,邀请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荣休教授Fred Lazin博士举办“以色列研究”系列学术讲座。

三、平台建设经验

1.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理论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用平台建设带动学科建设,强化科研平台为学科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区域与国别研究。

2.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以世界史学科为龙头,整合国际关系、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中的区域国别研究力量,将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理念融入到研究院的科学研究、智库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中。

3.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坚持国际视野,开放思维,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科学研究与智库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加强与国外相关研究平台及高端智库的对话交流,积极做好区域国别研究,共同探讨、研究、把握世界发展新特点、新态势,着力拓展国际合作研究空间,提升研究平台的学术影响力。

四、未来发展目标

河南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将努力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外交提供服务,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增进中国核心利益;通过对沿线地区和国家的研究,并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河南融入“一带一路”的切实方法和可行路径,推动河南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实现中原振兴和发展;通过整合河南大学各相关学科,实现优势学科互补与交融,提升河南大学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的实力和知名度,助力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形成国内一流的“一带一路”区域与国别研究创新团队;重点就欧洲、中东、南亚和亚太等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现状与趋势进行研究,形成一系列高质量研究报告;出版和发表一批高水平代表性学术研究成果,引领国内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建立国内外人才交流机制,探索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