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社会科学研究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海外黄河文献的搜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河南大学举行
2024年01月01日 08:49    
汇报人:

2023年12月30日,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闵祥鹏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外黄河文献的搜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2&ZD241)在河南大学召开了开题论证会。本次开题论证会共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由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桓占伟主持。

河南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君健教授代表学校致辞。他对莅临论证会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海外黄河文献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见证,也是全人类的文明瑰宝。它对于展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厘清中华文明发展脉络有着重要价值。充分挖掘海外黄河文献,从历史维度、文明互鉴视角探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有助于向世界展现黄河文化与中国精神,彰显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精神标识。本次项目的获批是我校人文社科百年学脉传承的充分体现,河南大学作为项目责任单位,将本着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团队、孕育一流成果的目标,提供一流的科研环境,确保项目高质量顺利推进。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张占党代表历史文化学院致辞,他指出这是一项凸显中原特色、国际视野的项目,对深化黄河文献研究、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具有重要意义。李景文教授代表课题组进行发言,他认为开封与黄河为邻,城市发展与黄河的涨落息息相关,项目的获批立项既体现了学校多年来对该类问题的关注,也代表着国家对黄河的重视。

项目首席专家闵祥鹏教授报告了项目研究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等情况。课题组将海外黄河文献分为黄河古文献、黄河外文文献、黄河图像、黄河新闻资料等方面进行搜集与整理,一方面挖掘海外黄河文献的历史价值,赓续中华文脉,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探求历史经验。另一方面,借鉴历史智慧,夯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基石,为中华文明的永续传承提供理论支撑。课题组将充分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把握好项目发展方向,充分挖掘项目的学术价值,确保项目高质量结项。子课题参与人吴朋飞、李文涛、王孝俊、刘继刚、李莎、孟祥晓、王毅、贾兵强、薛辉等参与交流。

评审专家张宝明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萧正洪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左玉河教授、厦门大学钞晓鸿教授、郑州大学王星光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卢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展龙教授等,针对开题报告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此项目内容丰富、准备充分、重难点清晰。专家组组长张宝明教授作开题总结,认为课题通过组建多语种的国际性研究团队,对海外黄河文献进行系统编目,强化对纸质珍本、善本、孤本文献档案的抢救性整理和系统性保护,既聚焦“四大专题”,拓展黄河文献的宏观视域;又围绕“两大战略”,丰富汉籍研究的学理内涵,项目论证规划合理、可行性强。专家组高度评价此次开题论证会,一致建议通过开题,并相信课题组一定能高水平、高质量完成项目研究。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书记周文凯、副院长李竞艳、胡浩、陈升远以及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史学月刊》的相关专家参加了开题论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是我国最高层次的社科研究项目,是衡量学校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海外黄河文献的搜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的成功立项和顺利实施,将为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各项事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我校通过凝练研究方向、整合学术资源、支持创新团队、培育重大项目、打造学术平台等一系列举措,在重大项目申报、标志性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实现了较大突破,充分展示出我校人文社会科学丰厚的学术积淀、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广阔的学术前景。